從情感教育看待孩子談戀愛

文/張如慧(臺東大學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副教授)

臺北市衛生局前兩年調查發現,國小高年級學生約五分之一有戀愛經驗,這個數字和亞洲許多國家相近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《國際性教育指導手冊》也指出,很多地方的年輕人都提早進入性成熟期和性活躍期。不過,臺灣多數家長聽到小學生談戀愛,往往是震驚不已或難以接受。國內著名的親子網站家長討論區,常可發現家長提出小學生談戀愛的議題時,標題不外是「天啊!小學生已經在談戀愛了?」或「小六女兒談戀愛了,我該怎麼辦?」大人在擔心什麼呢?從發文的內容,可看到一些值得思考的議題。
幾乎沒有家長希望孩子在國小階段談戀愛,但多數也明白強硬規定無法解決問題,甚至會破壞親子關係。網友抒發完擔憂或憤怒情緒後,也會彼此分享一些應對的「撇步」,例如和孩子談天,了解進度;認識對方,化暗為明;聯絡教師,裡應外合等。顯示家長雖然心中擔憂,甚至憤怒,但也學習如何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心理及生理的感覺,陪孩子一起成長。

當然,即使家長努力保持開明、開放的態度,實際上心中都是七上八下。從論壇發問的內容來看,家長最擔心的就是身體接觸及親密行為。擁抱和撫摸,會帶給人們安全及被愛的感覺,這是人類的天性。有家長說:「女兒怕被同學看到,會跑到三樓旁隱密的地方牽手、抱抱,沒有親親,因為怕生baby。」顯示孩子已了解身體接觸要考量場域,也可能會帶來無法承擔的後果。因此,家長能做的不是指責孩子,而是先接受孩子的感覺和情緒,溝通合宜的身體界限,鼓勵孩子參與團體活動,拓展人際關係,並規畫自己的夢想,當個有自信有理想的人,而不是僅是透過愛情來肯定自己。
另外,媒體和同儕也會影響孩子對親密行為的態度,例如有家長發現,孩子和同學的通訊中寫著:「他們已經上二壘了,好羨慕,真希望我也能體會一下那種快樂又興奮的感覺。」一名低年級的家長也表示,女兒曾說過看到電視上的人在談戀愛、親親的時候,身體會有感覺。在這個訊息傳遞無遠弗屆的社會,家長不可能完全阻擋孩子接觸媒體,也擋不住同儕分享及孩子對性與愛的好奇。因此,家長不必懷疑孩子是否成熟到能接受性教育,而是應該問自己是否準備好,以健康、開放的態度來看待性與愛。國內外研究都發現,情感教育不會鼓勵孩子談戀愛,性教育也不會鼓勵孩子從事性行為,因為正確的知識才能建立孩子正向的態度,提高孩子作決定及為自己、他人負責任的能力和態度。

再從上述的例子來看,多數家長還是認為女生會吃虧,例如會說:「生男怕把人家怎樣,生女怕被人家怎樣。」但其實在討論的例子中可看到,許多小女生是扮演主動角色。不過,主動也不代表發生親密行為一定是兩情相悅,當中仍存在對性與愛的錯誤觀念,例如有家長發現孩子的FB上寫到:「該給的都給男的了……」顯示仍有一些女孩認為,愛就是要同意發生關係,或發生關係才能留住對方,而忽略了愛應該是尊重雙方的價值觀及選擇。
每次發生情殺事件,社會都疾呼學校需要教情感教育。愛情和其他類型的學習任務一樣,都是要在成長的歷程中,透過不斷嘗試和探索來學習,而不是自然而然就會了。希望有更多家長能肯定願意教導情感教育或性教育的學校教師,不要讓它成為師長不敢碰觸的地雷。

*本原文刊於性別平等教育專刊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