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結構轉變 愛的元素不變

文/林芝宇(雲林縣東明國中教師)

藉由《一個家,一個故事:多元家庭物語》,我想告訴學生,每個人的家庭都很獨特,家庭也不該局限於某個形式,單親爸媽、繼親父母、新住民家庭、同志家人,形式上不一樣,本質卻相同,只要有愛,就能構成一個幸福的家。

身為教師,在學生入學之初,多半會被交付一項調查學生家庭狀況的任務,尤其是單親家庭、新住民父母、隔代教養的學生,需要被特別標示並單獨填寫。有同事告訴我,為了儘快完成任務,又不傷學生自尊,會先讓所有學生閉上眼睛,請符合條件的人舉手,然後再和這些學生私下對談。但我不禁思考,這樣真的是在保護學生嗎?還是在暗示他們「自己的家庭不能大方展示」?不過,坦然直率的詢問學生家庭背景,是否就代表每個學生都被平等看待,問題恐怕也沒有這麼簡單。社會給的標籤,常常若有似無的暗示家庭、出身優劣,而讓許多學生陷入自怨自艾的泥淖之中。
我想讓學生知道自己是被愛的,並看見自己家庭的獨特美好。在教學上,我從講故事開始。

看見多元家庭
《一個家,一個故事:多元家庭物語》是我常使用的教材,書中呈現好幾個不同家庭的故事,每個孩子面臨的困境也不一樣,我常借用這些故事引導學生看見彼此的困境。
說故事前,我會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不同形式的家庭組合,像是單親、寄養、同志、頂客、核心、折衷、繼親家庭,以及育幼院等,接著討論:「什麼樣的家庭最幸福?」大家都有不同答案,有人希望成員越少越好,減少摩擦;有些人喜歡熱鬧,認為可相互照顧。然而「家庭的幸福與否,真的取決於家庭的形式嗎?」我問。

有愛無礙
〈白雪公主的新媽媽〉是最多學生喜歡的一篇,分享故事之前,我先問一個問題:「後母、繼父是不是就會欺負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?」剛開始許多人點頭如搗蒜,甚至還有學生舉出《二十四孝》裡,舜如何被後母欺負的故事。接著,我請學生以接力方式念一遍故事,大家發現,故事裡的繼母不但不可怕,還很關心孩子。當我再問學生同樣問題時,有人會回答:「應該要觀察,給予機會,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壞。」甚至有人舉手表示,自己就是生長在繼親家庭,但叔叔很照顧家人。透過討論,讓學生發覺,因為民間故事不斷流傳、恐嚇,反而導致刻板印象,阻礙了更多「愛」的可能。
〈陰晴圓缺小月亮〉描述一個飽受家庭暴力的問題男孩,住進寄養家庭後,因為新爸媽對他的關愛,讓他願意改變,慢慢脫下「刺蝟外套」。血緣,一向被視為構成家庭的重要條件,但「血緣是幸福的保證嗎?」「什麼才是構成幸福家庭的主要因素?」

藉由一連串討論,我們發現,「愛」才是幸福家庭的主要前提,沒有愛,再標準的庭樣貌也只是裝飾,「形式健全」絕對比不上「功能健全」來得重要,然而卻有許多人因為不了解而誤解這些家庭,甚至歧視自己的家人,忽略了他們的優勢。
此外,還討論「有哪些身分的人容易被歧視?」「他們的優勢又是什麼?」「如果下次看到有人被歧視,我想對他說?」從問題中,引導學生理解與認同各種家庭的美好價值,期待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,都能自信的成長,幸福的存在。

書名:《一個家,一個故事:多元家庭物語》
作者:王儷靜、劉育豪、林慧文

*本原文刊於性別平等教育專刊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